□蚌埠新聞網記者 龐貴軍 文/圖
柳塘添新綠,春色正宜人。走進五獲“全國文明村鎮”的劉集鎮,道路筆直,屋舍儼然,樹木蔥郁,萬物欣榮。與之相呼應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好人公益廣告醒目美觀,“一組一會”制度落地生根,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很“有料”,文明鄉風馨香撲面。
“全國文明村鎮”劉集鎮,村容村貌煥新顏,鄉風文明更濃郁。
文明之風
吹拂萬戶千家
“背著母親上學”的王璐、“光明使者”徐園、“道德模范”張振標……在劉集鎮,中國好人、安徽好人、蚌埠好人、固鎮好人,比比皆是。
“來參加積極向上活動的村民志愿者多了,做好人好事的也越來越多了!”劉集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李亮這樣總結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以來村民的轉變:“以前,做好事怕被知道,現在,沒做好事感覺吃虧了?!?/p>
在980平方米的劉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書法活動室、美術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文學之家、非遺展示廳、婦女留守兒童之家、心理咨詢室等十余個活動場所次第排開;本土詩人蔡之瑞、書畫家劉廣含等人作品,以及董廟舞獅、董廟花車、二鬼扳跤、董廟粉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出;舉辦鄉村春晚、詩詞楹聯比賽、書畫展、愛心暑假輔導班、少年兒童閱讀實踐等活動,劉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載體豐富,文化味更濃。
“幫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痹谕七M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充分發揮屬性作用,提升基層群眾文化素養,助推鄉村振興。
舉辦網絡春晚,媒體塔平臺,百姓“唱主角”。
2020年,劉集鎮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60多萬元,鎮村公共文化基本服務功能、制度更加完善,設備更加齊全。其中,組建的花鼓燈、書法美術、健身氣功、曳步舞等十幾支群眾業余文體隊伍,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同時,不斷滿足其日益增長的基本文化需求。
“這十幾支群眾業余文體隊伍,成員多為志愿者。他們在自愿參與、義務服務的原則下,積極發揮文化志愿者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作用?!眲⒓傸h委宣傳委員周佃水說,文化志愿者在自愿參與、義務工作、提升自我和服務社會中,不僅為劉集營造出“傳遞愛心,傳播文明”氛圍,也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工作中。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眲⒓傄浴包h委推動、黨員帶動、黨群聯動、穩妥推進、全面覆蓋”,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通過整合盤活現有公共服務資源,鎮、村(居)建立全覆蓋組織架構,漸次開展學雷鋒、愛國衛生、科技、誠信等文明實踐活動,使該陣地成為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主陣地。
“一組一會”
推動鄉村善治
劉集鎮黨委堅持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作用,健全完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以政治強引領、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強教化、以自治強活力、以智治強支撐,黨建引領下的“五治融合”社會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
劉集鎮鎮長嚴虔表示,在全面推行“一組一會”制度,全鎮24個村(居)均設置黨小組,配套組建村民理事會,并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四個自我”要求,根據本村(居)的具體情況和群眾意愿,讓村莊發展由大家說了算,充分調動他們的“自治”積極性。
“把黨小組建在自然莊?!痹趧⒓偩艦尘游瘯艦辰值雷匀磺f黨小組,三十平方米的會議室里,簡潔明亮,座椅齊全,黨小組制度、村民理事會職責等一一上墻。
“俺們村里的張露榮找到我,說婆婆癱瘓在縣里住院,男人和孩子都在外打工,這家里一攤事也抹不開,看村里能不能幫俺照看家里的小雞和自留地,這樣能到縣里服侍婆婆,讓老公公也能換換手休息休息?!本艦辰值雷匀磺f理事會成員凌友明告訴記者,張露榮原先得過乳腺癌,身體也在恢復保養中。后來張露榮婆婆出院,她買些東西到俺家表示感謝,俺就說,都一個村的,搭把手的事,能幫不幫,這不白處了這些年的鄉親?!皼r且俺還是一名黨員,不能給黨組織抹黑!”
被當地老百姓譽為“身邊的定盤星”的九灣居委會紅白理事會會長張廷付,是村里的“大支”,也是市縣“新鄉賢”,因辦事公道,有威信,村里人都服他。
“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都要以節簡為宜,做到移風易俗,勤儉節約,反對浪費?!闭诰艦尘游瘯帉懘迨返膹埻⒏墩f,俺們村里的周磊磊過年回來結婚,找到俺說要辦的排場點。俺就找到他父母和女方家,拿出村規民約,算經濟賬、人情賬……最終是孩子的事也辦了,面子也都有了?!鞍硞兌际切¢T小戶,遇到紅白喜事,就成了這輩子的最大事。自己吃點苦,費點心不算啥,既然站出來,俺就得做公斷,必須把事情辦好?!?/p>
九灣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廷兵說起實施“一組一會”制度給村里帶來的變化,“延伸了黨建觸角,夯實了基層基礎,鞏固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而且村民理事會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協商議事、調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權益等方面,發揮了在鄉村振興、信訪維穩、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等工作中的作用,‘五治融合’助推鄉村治理取得成效?!?/p>
人居環境
添彩鄉村振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必須打好、打贏的一場硬仗。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真正讓鄉村留得住鄉愁,讓鄉村比城市更宜居,劉集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需求出發,以各類問題見底清零為標準,開展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秸稈禁燒相結合、與美麗庭院創建相結合的“三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著力補齊短板,形成“一戶一景、一村一畫”格局。
自村莊清潔行動“百日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劉集鎮共發動群眾26520余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820噸、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9160噸,清理村內溝塘189條129公里,清理亂搭亂建518戶、廢舊小廣告11100處、無功能建筑21110平方米,清理殘垣斷壁4145處。
為打造“美麗庭院”示范點,將“美麗庭院”創建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中來,劉集鎮以“干凈、整潔、有序”為總目標,以“庭院美、室內美、廚廁美、身心美、村莊美”“五美”為標準,全力打造美麗庭院,點靚鄉村顏值,廣大婦女在“比、學、趕、超”中為建設美麗劉集貢獻巾幗力量,也提高了她們參與村級治理的意識和能力。其中,76戶家庭被評為“美麗庭院”示范戶。
倡導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文明程度,展示劉集新時代農民新風采新風尚,這個鎮還把“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工作作為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有效抓手,推深做實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活動開展以來,村民主動參與鄉村建設,鄉村許多遺留多年的難事得到有效解決,各種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村民在活動中相互交流,關系得到進一步融洽,干群關系也更加密切,全鎮共評出1268戶“十星級文明戶”,形成‘共育文明新風尚、共建和諧新農村、共謀科學新發展’的良好局面?!眹莉缡钦f。 (完)
關注蚌埠發布微信
關注蚌埠日報微信
蚌埠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
皖ICP備07008681號-1 皖網宣備070018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168號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郵箱 bbrbs@bbnews.cn 舉報電話 (0552)4017493